幼儿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就是安全问题,因为一群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而老师无法一对一的看护,稍微不注意,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安全问题。以往的安全教育,我们对幼儿的引导多停留在表面,以成人的说教方式进行引导,这种反复强调的方式会造成幼儿的叛逆,从而使得安全教育成为老师口里时时说的,而幼儿心里时时忘记的内容。
其实,老师们不妨改变一下方式,通过身边幼儿有兴趣的故事性内容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比如:地震、火灾、从高楼上摔下的一些时事新闻,让孩子感觉这种情况的类似性,通过反思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行为而从中学习到让自己安全的方法。
曾经有一位老师就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孩子们对新闻故事的兴趣,从而想到利用说新闻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其实发现是很偶然的,一天中午午休起来,老师正在给女孩子们梳头,看见没有轮到的和男孩子吵闹,于是她回忆起昨天正好看见电视里新闻“说到一个娱乐场所火灾的事”。于是,老师将自己看到的新闻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只见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老师给他们讲新闻。直到新闻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最后老师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感受,就连平时从来不发言的孩子也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可见,引导方法是很重要的,老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今天当教育倡导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让孩子自己真实地感知世界、体验生活,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探索未知世界。那么作为长期教育内容的安全教育而言,仅仅靠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将教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和渗透,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接受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