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宝宝的智力,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其实儿童最初的思维与运动是分不开的,0至3岁宝宝的思维是以直觉行动为主的思维;而动作是宝宝思维的起点,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开始。心理学家认为,在幼儿的智能发展中,动作发展占主导地位。因此幼儿运动能力常被作为测量智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周岁内的宝宝,在进行身体活动时,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经常进行活动,能使大脑的反映更加灵敏。同时,还可以增加脑的血流量,从而供给细胞更多的空气和养料,促进大脑的发育。宝宝进入周岁以后,他们也开始经历着学步、四处走动的重要阶段,经历这个阶段,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接触各种食物,从各个方面认识事物,从而扩大视野和认识范围,如此就能促进幼儿空间知觉和思维活动的萌芽和发展。
具有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孩子具有协调肌肉动作,举止优美而恰当,能合理精确地使用他们的身体和其他物品的能力。它主要是指孩子具有操作事物的技巧。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就是满足幼儿对运动的欲望与兴趣,从热中于自己觉行有趣的活动中,尽兴的玩,从活动中提高能力,促进健康。因此在父母与孩子平时的相处嬉闹中蕴藏着许多运动能力训练的契机。
此外,宝宝爱玩的天性,也可以在促进宝宝运动能力的同时,增进宝宝的智力发育。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曾在《国民报》上撰文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和说话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发展。他还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5岁的儿童中,爱玩耍的孩子大脑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喜欢运动的宝宝往往行为主动、灵活、果断、敢于探索、个性比较开朗、更容易与别人和谐相处,有很多可贵的素质:果断、坚忍、合作、自信以及自豪。这就是运动给孩子带来的好处,相信每一个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宝宝充满自信和阳光。那么,在生活中你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必要的时候还要陪宝宝一起运动。
总结:运动不单单可以增强一个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运动直接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给大脑,会使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同时还能促进孩子的手、眼以及胳膊腿的协调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