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可是怎么教育孩子呢?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每个家长都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想是孩子上了小学,希望等孩子上小学是能比别的孩子成绩好。这是过度的早教了,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耍,一味的压制儿童让他们学习,不管他们是不是用心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那怎样教育儿童呢?
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多接触音乐、儿歌、诗歌等这类轻松地教育,在体会到快乐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培养儿童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循序渐进的灌输一定的知识,让孩子有成就感,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以后的成长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印度有位哲学家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这是因为脚的感觉很自然,没有牵绊。对儿童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儿童们需要适合的教育方式。当孩子们穿着有石头的鞋时,怎么可能走好路呢?合适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进入学习的状态。
现在人们对艺术教育有甚多争议,喜欢的儿童自然会用心感受,用心学。不喜欢的孩子们,有时家长会强迫孩子们去学,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怎么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有错的不是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人。对于不同情况的孩子,家长不能一概而论。
适合的教育是培养儿童积极乐观、自信勇敢心态的孵化器。将听音乐、画画等艺术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这些,慢慢的会懂得欣赏、享受这些艺术教育带给自己的快乐,而且不会让儿童觉得是一种负担。
多数家长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陶冶情操。以音乐为单元,将情感融入其中,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情感,传递一个做人的道理。音乐作品《毛毛虫的新衣裳》,不仅让儿童感受“人人需要关爱”,而且让儿童间接感受悲伤和快乐的情绪。就想作品中说的,每个人小时候都像是毛毛虫,但是长大后就能破茧成蝶。
老师家长们应把音乐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生活中,每天早上上课前放一些欢快的歌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还有一些课间操、课间集体活动等都可以融入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儿童们动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音乐能很好的融入日程生活的每个环节。
一口吃不成胖子,孩子的教育要“细水长流”,当孩子们养成了一种这样“被教育”的态度,以后接受其他新教育时,能很好很快的接受。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也需要过程,希望家长和老师能不断学习,让祖国的花朵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