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实施了早教,在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进行,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真正的早教该如何入手?怎样正确地给孩子实施早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到早教,父母首先会想到的是该如何对孩子早教,都教些什么东西。那么,什么是早教是我们先明确的。早教最早源于欧美,主要针对0—3岁的婴幼儿,针对其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结合个体儿童的发育水平,通过游戏等形式,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那么,在对孩子进行早教时我们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进行,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有关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研究认为,实施早期教育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孩子感知觉器官的各种功能,需有一定的刺激和锻炼,才能得以发展。因此,要从新生儿开始,利用声音、玩具、实物等刺激宝宝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让孩子在看、听、闻、摸、尝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记忆,这是孩子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第一步,这也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智力发育。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参与大脑思维过程,缺乏想象力,思维就受局限,智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力对孩子的意志行为有内部推动作用,心理投射测验证实:在鼓励孩子想象时,可使玩闹的孩子安静下来,逐渐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某一对象或问题。因此,发展想象力不但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孩子的语言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的语言前期;从1岁到1岁半的理解语言阶段;从1岁半到3岁末的语言表达阶段。科学研究证实,婴幼儿1岁半左右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孩子学说话最容易而且学得快,家长应多和孩子说话交流,让孩子接受听说的刺激,能够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另外,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促进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积极地认知事物,并尝试解决问题。游戏还能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在游戏中不怕挫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这些对孩子的早教也是十分有益的。
总结: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越早越好,在对孩子进行早教时,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进行,不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向孩子灌输某些知识技能,这样不但起不到早教的作用,反而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适得其反徒劳无获。